>
你好,感谢你能点进这里,虽然不知道是在向谁问好,但总之问一下:你好吗?(笑)
本站是我的个人博客。硬要说的话,是个半笔记,半作品集一样的网站。我从高中开始抒写些拙劣的文字,在大三创建了与本站同名的公众号来记录他们。为了能更加放肆地倾倒臆想,我又在本科毕业后搭建了自己的服务器来做网站。此前的公众号仅是被除我以外的两位大学同学所知晓,依我现时的想法,本站的访问者应该也同样会被主动维持在较低的人数。关于我本人,貌似没什么好单独介绍的,就让我在撰文中显露吧。噢对了,我是在网站建设的相当早期写下这篇说明的,师出有名嘛。我既非专业的作者,也非已是拥有一定技术与资历的网站运营,更不是法律,互联网,新闻出版等行业的从业人员。因此,考虑到博客上线以后也许会面临的有关访问者,著作权等的诸多问题,作为萌新的我已开始瑟瑟发抖。若是作为作者对自己的作品有何阅读建议的话,其实对于像我这样的三无人员做的三无网站,真相中之真相只有四个字:“不看也罢”。
建站的最直接的原因是我在三四年前的某天被无意中刷到的知乎给鞭策到了。当时的那个问题大致是发问一个人是从何时开始逐渐变弱的,其下的回答也是各自精彩,但在那个时空让我深有感触的是其一开门见山地抛出之“拒绝输出”。这简简单单的四个字在当时的我看来,像是蚀刻在了手机屏幕上一般,久久不能划走。之后,照猫画虎地,“未能忘记的雏鸟”公众号就被创建出来了。
若要选择唯一的符号来代表我们如今的这个时代,我想互联网是有资格做那符号的。它便利的一面让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建立公众号,甚至是网站来记录高中时我选择记在本子上的东西,它的娱乐性让我流连忘返,而它的浅薄又让我无数次地在流连许久后懊悔相同或更长的时间。在建站的过程中我学习了很多有关互联网和服务器架构相关的知识,这次的深入接触,使我更加确信了互联网只是前所未有的精妙工具,而使我感到懊悔的只是在这个被其深入影响的当下,任由其暴露放大的我和我之愚蠢。可惜的是,人不像计算机一样理论上会按照预先设计好的程式处理输入的信息并输出结果。这一点在当下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显得尤为可惜,因为我已经在此繁杂的信息铸起的迷宫里迷了路。
可即便如此,我依然有着作为人的珍宝。当我开始输出的时候,如浑浊泥浆的信息会经过名为思考和逻辑的纱网,被破碎重组成清澈的泉水流淌在外,闪光的金粒残留在内化成属于我的东西。如此,我也是可以拥有什么的了。
“未能忘记的雏鸟”这个名字是我从京都动画的《冰菓》那里原封不动地“拿”来的。这个词组本来是被用在某几集的末尾以结语的形式呈现,化用了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小说之名。除了单纯的致敬以外,同为推理题材的《冰菓》在主线剧情上同样是以今之记忆断昨日之旧案的手法, 利用现在搜集而来的破碎证词辅以侦探们精彩的推理去还原过去事件的本来面目。
一直以来我都认为自己是个有着丰富想象力和强烈表达欲的人,像高度活性化的免疫细胞会不断地接受抗原产生抗体那样,不停运作的我之意识也是如此。或许是因为我的这份个性也好,共性也罢与外部环境的相互挤压,又或许仅是人类心智发育的重大时刻普遍落在了彼时,从上了高中开始我就开始逐渐沉迷于这样一个疑问周围:为何我必须这样?
于是自然而然地,我开始从彼时彼刻唯一有能力接触到的看世界的方法——人文作品中开始所未能自觉地了解这个世界,想要了解他人的想法和他们的生活,想要在这些所见所闻中寻到什么。那疑虑时常像是担子一样,我也就是了挑山工,当重量真正落在自己肩上时,就无时无刻不想着到达目的地把它放下。可是有谁能告诉我,这目的地在哪里呢?
请原谅我用教育阶段来指代时间,更加年长者可能会倾向于用具体的年龄,但总有一份羞愧使我难以写下“我十八岁的时候”这样的字眼,在我也仅是二十出头的时候。总之,高中时我花费了大量的时间来思索我到底在做些什么,以及我做这些事情的意义在哪里。这些时间中当然也有那些原本“应该”用来准备高考的那些,但是当时的我深陷在名为怀疑的泥潭中,也就不出意外地以一种不是完全否定的态度将那份公共的意志完全地否定掉了。我开始故意地审视自己不长的十多年生命,像是在头个99%的时间里穿行在黑暗的森林中,直到最后1%的时候,才突然走进了光亮,回头看了看那片朦胧的地方,以一个前所未有的视角。那时我才发现,原来那片黑暗森林就是我,我也是那片黑暗森林,而我所做的一切不过是为了重新回到那片黑暗森林,是看清自己的过去,看清我自己。
只是那时既不是过去,也不是现在,过去和现在都将属于黑暗森林。是将来吗?可能是,但又像是比将来遥远一点。如果说只有等到旅程结束才可以评价的话,那么永恒处于旅行中的我又该如何呢?如果说只有等到存在过去现在和将来的这条时间线结束才可以评价的话,那么永恒处于这时间线上的我们又该如何呢?被困于当下的我,只能拥有过去,所以这里是对黑暗森林的致敬,也是对过去的致敬。
谢谢你能看到这里。
以上。
>